如何解決不平衡的教育資源問題?在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福建省人大代表、網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鄭輝提出建議:推進福建省“人工智能+教育”發(fā)展。
福建省人大代表鄭輝。受訪者供圖
鄭輝認為,近年來,福建省依托省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平臺,通過數據招商、場景招商,發(fā)揮福建的數據強省優(yōu)勢,提高開放數據的質量,提供廣闊的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
就“人工智能+教育”方面,鄭輝說,當前,福建正在推進人工智能與課堂的融合。如,福州三中定制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系,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學模式研究,引入AI助教、AI學伴等虛擬角色,發(fā)揮AI在知識點傳授等領域的作用,讓教師更多的精力放在“育人”上,實現人工智能與人的混合式教學。
但在鄭輝看來,當前,福建省“人工智能+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不平衡的教育資源仍然存在,在推進“人工智能+教育”產業(yè)過程中,主要面臨兩個痛點:一方面,沿海和內陸城市之間、城市和農村之間、發(fā)達地區(qū)農村和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之間等教育機會存在著數字鴻溝;另一方面,如何在一定區(qū)域內、一定基礎時間內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素養(yǎng)培育更好,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由此,鄭輝建議,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支持智慧教育龍頭企業(yè)吸收社會資本,搭建“人工智能+教育”產業(yè)創(chuàng)新孵化平臺,加快引進或新設一批主要投向“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天使基金、創(chuàng)投基金。以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基礎,積極開展智慧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和示范。
此外,他還建議,出臺實施“人工智能+教育”行動計劃。特別要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推動人工智能支持教師治理、教師教育、教育教學的新路徑,推動教師更新觀念、重塑角色、提升素養(yǎng)、增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