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晚,在浙江大學法學院小禮堂,一場特殊的法律技能人機挑戰(zhàn)賽開打:16名選手圍坐成4組,眼睛飛快地掃視電腦上的合同,而賽場中央機器組參賽選手的座位空著……
據(jù)介紹,這場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阿里巴巴達摩院語言技術實驗室、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共同舉辦的法律人工智能挑戰(zhàn)賽,是中國首個法律合同審查人機挑戰(zhàn)賽。
據(jù)舉辦方介紹,首期賽事聚焦“合同審查人機競賽”,比賽現(xiàn)場,4位來自國內(nèi)知名律所的律師率12名浙江大學法學專業(yè)學生組成4支隊伍,擁有人工智能的機器組單獨為1支隊伍,比賽分為人類組(A、B組)、機器組(C組)和人機組(D、E組)共五組。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院長鄭春燕介紹,比賽規(guī)則是三大陣營中的5支隊伍,需在30分鐘內(nèi)審核5份平均包含百行文書的租房合同,標注出合同中的風險點。賽前,法律界資深評委已確定35個風險點。根據(jù)規(guī)則,選手每答對一個加10分,答錯一個扣10分。
4日晚7時30分,比賽開始。相較人類律師,人工智能“律師”效率驚人,僅花費2分鐘,“審查結束”的機器聲響起,人工智能機器組完成了對全部合同的審核,選擇提前交卷。
隨后,人類組、人機組4支隊伍分別提交答卷。經(jīng)過5位評委認真評選,最終,人機組D組以630高分獲得第一名,人機組E組以595分獲得第二名,機器組C組以480分獲得第三名,人類組B組、A組分別以460分、285分獲第四名、第五名。
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汪凌萍是D組帶隊律師。她說:“比賽中,在AI審查后的基礎上,我們再做疑難問題的處理,兩者協(xié)作可以大大提高合同審核等法務工作效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