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與疫情的賽跑,早一刻洞察疫情發(fā)展態(tài)勢,就能及早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由于時間緊迫、數據量大、分析維度眾多、開發(fā)工作千頭萬緒,隊伍組建之初,隊員們便開始了“跟著疫情變”的作息。1月24日大年三十,團隊成員李冠洲不惜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奔走于政府部門之間,實時跟進、迅速落實政府的指示與各項緊急要求。在隨后的春節(jié)假期內,他更是不遺余力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對接底層數據,進行數據監(jiān)測、口徑更新、信息上報等工作,凌晨兩三點交付報告是“家常便飯”。
每天零點,隨著相關數據和信息的陸續(xù)匯集,團隊成員程磊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無論多疲倦多困乏,他總是全神貫注地分析疫情數據,撰寫報告,每天早上7:30將疫情分析報告準時呈現給北京市各級政府部門。
2月12日22:30,手機信令數據突然出現波動。為保證數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團隊成員葛大圣通過預先制定的應急機制,緊急聯系IT、網絡部門聯合排查。經過部門間的通力合作,2月13日1:00數據恢復正常,確保了疫情分析的準確輸出。
疫情發(fā)生至今,大數據應急項目組持續(xù)為北京市各級政府部門提供疫情專項分析服務,讓各類防控措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6月12日,北京新發(fā)地市場發(fā)生聚集性疫情。大數據應急項目組緊急進駐北京市疾控中心現場辦公,協同疾控中心制定新發(fā)地關聯人員分布、駐留、到訪頻次、來源去向等多套定制化口徑,并在“公共安全平臺”的基礎上增加新發(fā)地疫情防控模塊,以平臺化展現、專題分析報告和實時建模響應等多種形式為北京市疾控中心提供防輸入、防擴散、防聚集等多場景大數據服務。團隊成員張靜第一時間響應,緊急協助朝陽區(qū)政府開展新發(fā)地關聯人員排查工作,協助政府部門及時掌握疫情潛在態(tài)勢,真正做到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動疫情精準防控。
在最美移動人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精神的感召下,大數據應急項目組全體成員克服了人力資源緊缺、數據時效性強、需求個性化程度高等困難,整個團隊持續(xù)釋放能量,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為戰(zhàn)“疫”貢獻了“移動力量”,踐行了移動人的使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