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通常我們可以分為工業(yè)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后者又大概分為家用機器人和商用機器人,其中家用機器人面向C端客戶,而商用服務機器人就是面向B端的客戶的服務機器人。商用機器人近年來快速發(fā)展,但其真正意義的剛需在哪里,如何解答這個問題?
一、服務機器人市場規(guī)模迅猛發(fā)展
在過去數年,中國服務機器人也確實在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迅猛增長。數據顯示,2013—2018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guī)模分別為3.3億美元,4.5億美元,6.4億美元,9.4億美元,12.8億美元和18.4億美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0.4%,38.4%,37.1%,47.9%,36.2%和43.9%。
另外根據《中國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19年)》估計,2019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guī)模也同比增長了約33.1%。
德勤2月發(fā)布的研究報告《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yè)預測》提到,全球2020年專業(yè)服務機器人可能會在數量上超過工業(yè)機器人,并到2021年從營收上超越工業(yè)機器人。
二、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滲透率僅為3%
確實我們還必須正視一個現實問題。談到服務機器人,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夠在商場、餐廳、酒店等商業(yè)活動的地方見到許多類似交互機器的布置,在大多數人的日常經驗里,它們更像是“吉祥物”。譬如在商場,你可能見過它,甚至“摸”過它,但除了為現實增加了一點科幻感,似乎大多數人都沒真正“用”過它,當人們想在商場尋找某品牌時,還是更傾向于隨便找個人問問。
盡管服務機器人發(fā)展速度很快,但是根據中國產業(yè)信息網數據顯示,目前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滲透率僅為3%,看似有些不可思議的低,在園區(qū)、工廠、銀行、餐廳、酒店、旅館、超市、學校、醫(yī)院等服務機器人可以應用的眾多領域,我們尚看不到商用服務機器人的普及。
個中緣由一方面可能是服務機器人一直受制于應用場景的“非剛需”,噱頭大于實質。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現階段機器人降本增效的優(yōu)勢還不夠明顯,機器人自身也遠遠談不上智能。
三、商用機器人的應用普及需要必要條件
服務機器人能否真正替代人力,能否比人力更加節(jié)省成本,能否比人力更方便解決實際問題,是否有完整的產業(yè)生態(tài),是否在政策、習俗和倫理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持,只有當我們準備好其中的各項必備條件的時候,服務機器人才能得到真正意義的使用,這時的應用才會成為剛需。
每個行業(yè)在面對服務機器人時,都需要在真實需求,替代成本,智能程度,和大眾習慣等約束條件之間,覓得一個商業(yè)平衡,所以在短時間內規(guī)?;涞亍?
四、疫情之下的需求,我們看到了商用機器人真正意義上的剛需
在2020年初的蔓延全國乃至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面前,我們的服務機器人嶄露頭角,承擔起各項服務,由于疫情傳播性強,“無人化、無接觸”的強需求使服務機器人再一次站在聚光燈下,從醫(yī)療餐飲商業(yè)走向各行各業(yè)。送藥,送餐進隔離區(qū),回收醫(yī)療垃圾等工作,在配送的“最后一米”實現無人操作,既降低了醫(yī)護人員被感染的概率,也減輕了他們已經十分沉重的工作量。 什么是剛需?這就是剛需。
疫情讓人們深刻領會了“無接觸服務”概念,感受到服務機器人的重要作用,也在給市場帶來一波服務機器人的消費認知。
五、總結
這次“黑天鵝”事件在不斷構建用戶的消費習慣,服務機器人有了這次大展身手大放異彩的機會,但是未來我們還應當去努力挖掘服務機器人在各行各業(yè)的市場需求,抓住能夠用戶帶來的確定性好處。面向B端的服務機器人其真正意義的剛需在哪里?我想這是一個需要繼續(xù)實踐探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