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公共交通出行有什么特點?哪些地方的游客最愛來成都耍?在成都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天氣放晴會讓公共交通有何變化?……1月9日,成都天府通公司發(fā)布“天府通2019成都公共交通大數(shù)據(jù)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移動支付改變市民出行方式
2019年,成都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發(fā)展迅猛,早晚高峰使用天府通乘車碼、云閃付乘車碼、NFC等移動支付方式的市民比例快速增加。
截至12月底,已有23%的市民和40%的市民選擇移動支付方式搭乘公交和地鐵,而這兩個數(shù)據(jù)在2019年1月,僅為1%和4%。這是公共交通被移動支付改變的一年,而上線一周年的天府通APP也積累了超過820萬實名注冊用戶。
誰是最愛來成都耍的朋友?
作為熱門旅游城市,游客來到成都有何選擇?
從報告來看,2019年,天府通APP為超過全國323個城市的游客提供了出行服務(wù),累計服務(wù)用戶超過1044萬人次,下載一個天府通APP通刷成都公共交通,已經(jīng)成為外地游客的標配。其中,來自西安、重慶、北京、上海的游客占比較高,女性游客略多于男性,游客平均年齡在20-30歲間。他們可謂是“最愛來成都耍的朋友”。
除了春熙路、天府廣場、寬窄巷子、錦里、青羊?qū)m、大熊貓基地等熱門景點,三圣鄉(xiāng)、塔子山公園、非遺博覽園等亦是外地游客打卡的網(wǎng)紅地點。沒想到吧,游客們在成都玩得還挺深度。
一天減少130萬私家車出行量環(huán)保就在點滴之間
根據(jù)報告,每天使用天府通產(chǎn)品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人次為546萬,相當于每日減少130萬輛私家車出行量。
從全年來看,市民使用天府通產(chǎn)品乘坐公共交通,減少碳排放量約12.5萬噸,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683萬棵樹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或4.6萬輛汽車一年的碳排放量。
每一位成都市民在出行的點滴積累間,共同踐行了綠色出行,低碳環(huán)保。
成都上班族典型的一周:平時工作拼,周末嗨起耍
不少人對成都的印象都是“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而真相是,成都的上班族工作日平均7點26分出門上班,超過67.6%的上班族在18點后下班。由此可見,傳說中的朝九晚五在成都并不存在,作為新一線城市,成都將詩和遠方、奮斗與休閑集于一身,平時工作拼、周末嗨起耍正是成都上班族的真實寫照。成都連續(xù)11年蟬聯(lián)“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名副其實。
每當周末來臨,上班族們選擇睡到日上三竿再出門游玩,也有25.6%的人選擇宅在家中。
晴朗的周末也許更讓人按捺不住出游的心。放晴時,景區(qū)附近站點客流量較非晴朗天氣增長87.4%,春熙路、天府廣場、環(huán)球中心、東郊記憶、動物園等是都是熱門出游地。
成都學(xué)生娃娃有點“苦”
根據(jù)報告,53%的學(xué)生在7點前就要出門上學(xué),周末也還有41%的學(xué)生在9點前外出,參加補習(xí)或戶外活動。
三更燈火五更雞,不得不說成都的學(xué)生娃娃求學(xué)路上有點“苦”。
1月11日發(fā)布個人年度出行賬單
1999年至2019年,成都中心城區(qū)公共交通覆蓋里程增加了18.6倍,年載客量增加了7.2倍。越來越多的成都市民享受到了城市發(fā)展的便利,多種新型支付方式覆蓋了成都的公交、地鐵、BRT、有軌電車等交通工具,市民的出行體驗日趨完善。
天府通相關(guān)負責(zé)人介紹,用戶們通過“成都天府通”微信公眾號、微博,及天府通APP用戶乘車掃碼頁可查詢這份大數(shù)據(jù)報告。此外,1月11日,天府通還將推出針對天府通每位用戶的個人年度出行賬單,更有趣、直觀地展現(xiàn)用戶的“公共交通年終總結(jié)?!?/span>